一、电源系统故障:开机无反应的 5 类核心原因
电源是校验仪运行的基础,约 35% 的故障集中于此,常见问题及解决路径如下:
(一)开机完全无响应
基础排查:先检查电源开关按键是否卡滞,按压时有无明显回弹感,若按键失效需直接更换开关组件。接着确认 AC 稳压电源与仪器的连接插头是否松动,可拔插后旋转半圈确保接触良好,同时检查供电插座是否正常(可用万用表测量插座电压)。
深度检修:若连接正常仍无反应,打开仪器外壳检查 3A 保险丝是否熔断(位于电源输入端),熔断则需更换同规格保险丝。若更换后再次熔断,大概率是桥式整流器损坏(如 OSZ 型整流器),需用万用表测量整流管正向电阻,正常应在 3KΩ 左右,异常则需更换。
(二)电源输出电压异常
电压偏低:先检查电源接头与计量器的连接触点是否氧化,用细砂纸打磨触点后重新连接。若无效,检测 AC 稳压电源输出端电压,与仪器标注值对比,偏差超过 ±5% 则需检修稳压电路,重点更换老化的滤波电容。
电压波动大:排查仪器周围是否存在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干扰源,需将校验仪移至距离干扰源 3 米以上位置。同时检查电源传感器接线是否松动,拧紧接线端子后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确保无明显杂波。
(三)电池供电故障(便携式机型)
无法开机:确认电池安装方向是否正确(“+” 极朝上对准弹片),若方向无误仍无反应,测量电池电压(正常应≥3V),低于 2.5V 需更换同品牌 CR2032 锂电池,且需同时更换两枚避免电压不均。
续航骤降: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待机状态时仍开启输出功能,关闭无用功能后测试续航。若问题持续,可能是电源管理芯片老化,需联系厂家更换芯片。
二、显示系统故障:屏幕异常的 4 种应对方案
显示系统故障易导致操作误判,常见于使用 3 年以上的设备,主要问题包括:
(一)屏幕无显示但仪器有提示音
此现象多为液晶屏对比度设置过低,在主界面按 “↑、↓” 键可直接调节对比度,直至显示清晰。若调节无效,检查液晶屏排线是否松动,打开外壳重新插拔排线,同时擦拭触点氧化层。
(二)显示模糊或局部黑屏
环境因素:高温(>40℃)或高湿(>80%)环境会导致液晶分子活性降低,需将仪器移至通风干燥处静置 15 分钟,待温度降至正常范围再开机。
硬件问题:若环境正常仍模糊,可能是背光板老化,需更换同型号背光模组;局部黑屏多为液晶屏破损,需联系厂家更换原装屏幕,避免使用兼容屏导致显示偏差。
(三)显示数据跳变
检查仪器是否放置在震动台面上,震动会导致内部接线松动,需将仪器固定在稳定工作台,同时拧紧显示板与主板的连接螺丝。若仍跳变,可能是 AD 转换芯片故障,需用替换法检测芯片性能。
三、输出系统故障:无输出或输出异常的排查逻辑
输出异常直接影响校准精度,占故障总数的 40%,需按 “先外部后内部” 的顺序排查:
(一)全量程无输出
快速检查:确认输出调节旋钮(粗调、细调)是否处于最小位置,顺时针旋转旋钮后观察输出指示灯是否亮起。同时检查输出接线柱与测试线是否脱焊,用万用表通断档测试线路连续性。
内部检修:
断开功率放大器与外电路连接,测量 BG1、BG2 大功率管的基极 - 发射极电阻,正常应为 3KΩ 左右,若电阻为 0 或无穷大则需更换;
检查振荡电路是否起振,微动振荡板上的电位器,若输出无变化,大概率是运算放大器(如 5G23A)损坏,需更换芯片;
检测 ±15V、±40V 电源输出,若电压缺失,检修电源板上的稳压芯片与滤波电容。
(二)某量程或项目无输出
量程开关问题:重点检查项目选择开关与量程开关的触点,用无水乙醇擦拭触点,清除油污与氧化层,同时检查开关焊线是否脱落,脱焊需重新焊接。
通道故障:DC 有输出但 AC 无输出,故障多在项目开关的 AC 触点,需更换开关组件;单一电流档无输出,可能是该档位保险丝熔断(如 5A 档专用保险丝),更换同规格保险丝即可。
(三)输出过载保护频繁触发
操作问题:电压档输出时短路、电流档输出时开路,均会触发过载保护,需立即关闭输出,纠正接线方式后重启仪器。
负载问题:被校表内阻过小(电压档)或过大(电流档)会导致负载过重,需更换适配量程的校验仪,或调整被校表参数。若负载正常仍保护,可能是过载保护电路误动作,需调节保护阈值电位器。
四、误差超差故障:校准不准的 8 大关键诱因
误差超差是隐性故障,需结合使用场景与参数设置综合判断:
(一)误差稳定偏大 / 偏小
参数设置错误:
电流>1A 时误设为 1A 电流偏移,或输入>100A 时变比设置错误,需按被校表规格重新调整参数;
被校表常数、TA 变比输入错误,核对铭牌后修正输入值,误差可立即恢复正常。
硬件偏差:
钳形电流互感器铁芯端面脏污或未完全闭合,导致采样电流偏小,用酒精擦拭铁芯端面并确保闭合严密;
计量器受强磁场干扰,需将仪器远离变压器、电磁铁等设备,或加装磁屏蔽罩。
(二)误差波动剧烈
环境干扰:
阳光直射光电采样器会导致采样误判,用遮光罩覆盖采样器即可解决;
现场谐波干扰过大(如变频器附近),需使用带谐波抑制功能的校验仪,或在仪器电源端加装滤波器。
负载问题:现场负荷波动超过 ±10%,会导致电能表与校验仪反应速度不匹配,可增大测试圈数(如从 1 圈增至 10 圈)提升数据稳定性。
(三)接线导致的误差
相电压与相电流未一一对应,或三相三线 / 四线模式设置错误,会造成某相功率为负值,需按 “电压对应电流、同名端相连” 原则重新接线,同时核对接线图修正模式设置。
五、预防性维护:降低故障概率的 4 个关键措施
定期清洁:每周用无尘布蘸无水乙醇擦拭外壳与探头,每月打开控制柜用压缩空气吹扫内部灰尘,避免灰尘堆积导致短路;
周期校准:每年送第三方计量机构进行精度校准,确保误差符合 JJF 标准,校准后记录关键参数(如零点偏移、满量程误差);
规范操作:转换量程前务必将输出旋钮调至最小,避免瞬间高压损坏电路;5A、10A 大电流档避免长时间满量程输出,每次使用不超过 10 分钟;
存储保护:长期不使用时,将电池电量充至 50% 后取出,仪器放置在干燥、防震的专用箱中,每 3 个月开机通电 30 分钟激活元器件。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