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系统故障(占比 50%)
探头无信号输出:先检查光源是否烧毁(24V 电源是否正常),再清理发射 / 接收镜面油污(油污会导致光信号衰减,形成异常波形)。若仍无信号,需更换硅光电池或信号传输线缆。
检测偏差大:多为探头安装位置偏移,需调整基座与钢筘间隙至 0.2-0.3mm,左右位置对准筘齿中心,避免钢筘震动干扰。
换布后采集失灵:传统机型常见问题,可升级至全自动无级调光系统,实现品种切换时的信号平滑过渡,无需重启设备。
(二)矫正系统故障(占比 35%)
纬斜矫正不彻底:若偏差始终存在,检查矫斜辊行程是否足够(幅宽 3600mm 机型需≥250mm 行程);若矫正后反复回弹,需调整变频器参数,延长稳定时间。
纬弧矫正无效:确认矫弯辊弯曲度是否达幅宽的 3%,主动旋转弯辊需检查电机转速与织物速度是否同步,偏差需控制在 ±5% 以内。
矫正时织物起皱:针织布等易皱织物需加装进布阔幅装置,同时降低矫斜辊动作速度,采用渐进式矫正模式。
(三)控制系统故障(占比 15%)
触摸屏无响应:检查电源接口与通讯线缆,重启控制系统;若频繁死机,需升级设备固件,清理系统缓存。
变频器报警:过载报警多为矫正阻力过大,需检查辊体是否卡阻;过压报警需稳定供电电压(控制在 380V±10%)。
信号延迟:微处理机运算速度不足导致,老旧设备可更换高速芯片,或减少同时检测的参数数量。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