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电表校验仪的一般操作步骤:
开机前准备:
检查仪器:查看电表校验仪外观是否完好,各部件连接是否正常,如电压线、电流线、钳形互感器、光电采样器等配件是否齐全且无损坏。检查仪器的按键、显示屏等是否能正常工作。
了解被测电表信息:明确被测电能表的类型(如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电能脉冲常数等参数,以便后续正确设置校验仪的参数。
选择合适的测量环境:尽量选择在无强电磁干扰、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测量,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开机与参数设置2:
PT 变比和 CT 变比:如果是高压计量直接测试,需根据实际接入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比值进行设置,以便在电气测试中能准确换算到一次侧的电压和电流值;如果是低压计量表计直接从 CT 一次侧取样进行校验,也需要输入相应的电流互感器比值。
电表常数:输入被测表的标准电能脉冲常数,该常数通常可以在电能表的铭牌或相关技术资料上找到,输入范围一般为 0~100000。
设定圈数:指校验周期,即几圈(或几个脉冲)计算一次误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接线方式:根据被测电能表的类型选择正确的接线方式,如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等。
输入方式:选择电压、电流的输入方式,如通过接线端子直接输入或使用钳形互感器输入等。
开启仪器电源:将电表校验仪的电源开关打开,等待仪器自检完成并进入主菜单界面。仪器开机后可能会显示一些基本信息,如版本号、电池电量、当前时间等。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通过仪器上的按键操作,进入参数设置功能。需要设置的参数可能包括电压互感器变比(PT 变比)、电流互感器变比(CT 变比)、电表常数、设定圈数、接线方式、输入方式、电流输入、日期、时间、电表编号等。
接线:
连接仪器端测试线:将电表校验仪的电压线和电流线按照正确的极性连接到仪器面板上的相应端子。对于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电压线的首端插棒按颜色分别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电压端子上,电压线末端的鳄鱼夹接到被测表表尾的相应电压线上;电流线的连接方式根据具体的接线方法有所不同,如果使用钳形互感器,将钳形互感器插到有相应标号的接口上,然后用钳形互感器卡住对应相的电流线;如果是内部 CT 接入,将电流线的首端插棒按颜色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电流端子上,电流线末端的鳄鱼夹接到端子排两侧。
连接电能表端测试线:将连接到仪器的测试线另一端按照正确的极性连接到被测电能表的相应接线端子上。注意,在连接过程中要确保接线牢固,避免接触不良导致测量误差。
获取电能表脉冲信号:根据电能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方式获取电能表的电能脉冲信号。对于机械式电能表,可以使用光电采样器或手动开关;对于电子式电能表,可以使用光电采样器或专用脉冲测试线。
校验操作:
返回主菜单并选择校验功能:完成参数设置和接线后,按仪器上的返回键回到主菜单界面,然后选择 “电表校验” 功能,进入校验界面2。
开始校验:在校验界面中,确认各项参数无误后,按下 “开始” 或 “确认” 键,电表校验仪开始对电能表进行校验。仪器会实时显示测量得到的电压、电流、功率、相位等电参量,以及计算出的电能表误差等信息。
记录校验结果:在校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仪器的存储功能,将校验结果保存为记录,以便后续查看和分析
结束校验:
停止校验:当校验完成或需要中途停止校验时,按下 “停止” 或 “退出” 键,结束校验操作。
拆除测试线:先拆除电能表端的测试线,然后关闭电表校验仪的电源,最后拆除仪器端的测试线,并将仪器及配件妥善保管。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